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文章详情
 
文章搜索
 
 
三千年鲁国风云凝一城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6-09-19 09:10:25    文字:【】【】【

  曲阜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遗址,堪称是鲁国八百年历史的缩影。三千多年来,曲阜城市的发展,除宋代改仙源县移至鲁国故城东郊之外,始终都在鲁国故城内。从我国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鲁国故城第一次提供了一个从西周初到战国乃至延续至今的城市发展范例,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雏形和范本。


鲁国故城北东门考古发掘现场


  现存鲁国故城城址略成扁方形,面积约10.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约11000米,至今地面仍残存有城垣4000余米和一些台地,整个城垣遗迹依稀可寻。根据1977年—1978年考古普探和试掘,共划出36处重点保护区,总面积490万平方米。鲁国故城内现坐落着曲阜明故城和10余处村居,约有居民8万人。鲁国故城范围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公园规划范围总计4218万平方米。可以说,鲁国故城是曲阜最深厚的历史文化依托,环绕鲁国故城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这也是曲阜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根本所在。
  鲁国故城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3个立项名单之一。“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六片四线一圈”中的一片,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由此成为“曲阜片区”的核心和关键点。2013年12月,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遗址”到“大遗址”再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曲阜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努力实现着“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的完美结合,编制完成了《鲁国故城总体保护规划》和《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2010—2030)》,确定了“一轴三环五重点”的基本建设脉络。“一轴”即中轴线,从周公庙宫殿区经9号古道路往南穿过南东门再延伸至鲁国祭天之所“舞雩台”,这条中轴线堪称是我国经考古印证最早的城市中轴线,在鲁国故城保护展示中具有核心的价值;“三环”即城垣、外城壕、内城壕,这三环可有效圈定大遗址的边界范围,勾勒整个鲁国故城遗址的大框架,城壕水系与全市现水系相衔接,环城参观道与全市参观线路相衔接;“五重点”是指周公庙宫殿区遗址、望父台墓葬区、洙河疏浚遗址、舞雩台遗址、立新联中冶铁遗址,这五处最有突出价值也应该予以特殊保护的重要遗址点。“一轴三环五重点”从总体的高度,基本涵盖了鲁国故城最突出的特征和最核心的要素,构筑起遗址公园保护展示的基本框架,勾勒出公园的总概貌。
  目前,《周公庙区域环境整治方案(一期)》《望父台墓葬区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鲁国故城北城墙西段遗址保护展示方案》和《鲁国故城东城墙中段遗址保护展示方案》等9个方案都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并在实施中。《鲁国故城总体保护规划》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鲁国故城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国家级精品文化考古遗址公园呼之欲出
  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共开工东北角、东南角、北中段、宫城遗址(周公庙区)、望父台、北西段6个区域30个子工程,已完工16个,开工项目投资3.01亿元,占地174.8万平方米。为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连续性,根据总体布局和施工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方式,储备了周公庙考古成果保护展示、中轴线、东城墙中段、北东门及立新联中冶铁遗址保护展示等5个项目。坚持“规划先行”“考古先行”的基本原则,正积极推进储备项目的保护展示方案编制及考古勘探工作。
  以鲁国故城范围内的三孔、颜庙、周公庙等已开放的文物旅游区为核心,以少昊陵、寿丘、洙泗书院等周边文物景点为延伸,对遗址公园内所有的文物旅游资源进行通盘考虑,统一布局,有效地把散布在各处的重要文化遗址有机地串联起来,切实发挥了曲阜文物保护展示的整体优势。
  遗址公园建设的前提是文物保护,公园的职能就是彰显文物本体,大遗址公园是本体和周边环境的和谐体。以鲁国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区域为例,东北角城墙遗址区域外环参观道3.9公里对鲁故城有一个整体的阐释,洙水河上游原来是曲阜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垃圾带,通过治理焕然一新,对展示城垣、外城壕、内城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坚持文物本体原貌和可逆性原则下,结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对保护控制地带内的闲置土地进行利用,除种植本土观赏绿化树木外,在东北角城墙遗址本体上覆土保护原有夯土城墙,顶部种植杭白菊200亩,护坡金银花1000亩,防止了城墙水土流失,起到了护坡加固作用。在周公庙区域种植食用玫瑰、雪菊、贡菊、薰衣草等浅根系植物330亩,并进行区分标识展示,在具备观赏和游客参与采摘体验互动性的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让群众真正成为大遗址保护的最大收益者。
讲好千载历史文化故事
  真实而完整、可持续的保护遗址的物质形态及展示全部历史文化信息是遗址公园发展的基本点,而遗址阐释系统对遗址历史文化内涵具有诠释的基础性作用,能够促进遗址与公众情感交流。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遗产点为基础,结合鲁国历史文化、周代礼乐制度、孔子儒家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知识等设置了全景牌示、指路牌示、历史文化牌示、服务性牌示、遗址背景环境牌示等五种牌示,加之广播、LED显示屏、雕塑景观节点等构成了“保护遗产、彰显人文”的遗址阐释系统,考古体验、制陶体验、虚拟现实系统等一系列互动体验设施正在设计完善中,使游客能在游览遗址的同时真正了解遗址文化内涵,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
  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了16个类别的“鲁国故城”商标,运用在公园衍生旅游商品、旅游服务、生态农产品、文化传播等方面。同时,借助学术力量,融通智力资源,充分利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团队的研究成果加大鲁国故城保护、展示、研究和宣传力度,继续深入整合、挖掘鲁国文化资源,做实鲁国文化平台,做大鲁国文化品牌,着力发展壮大鲁国文化产业,实现对鲁国故城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大遗产保护、大景区、大旅游的格局已经基本构成,极大地改善了遗址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了民众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形成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场所。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必将成为曲阜社会经济及生态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本文稿件和图片由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市政协研究室提供)

 
 
当前位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20 曲阜市周公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鲁ICP备160421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