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文章详情
 
文章搜索
 
 
东野姓氏考证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8-01-06 08:24:36    文字:【】【】【

东野姓氏考证
东野光圣
写于2008年3月,2016年9月修定
姓氏的探究

  姓氏中的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正如《通志·氏族略》说的那样,“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是“女”和“生”组成,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姓,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答曰:“免贵姓×。”从未听说有:请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大概在口语中问“贵氏”犯忌,因“氏”与“死”同音。“氏”在远古时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用某氏。
  家族系统的称号。为姓和氏的合称。中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氏隶属于姓。夏、商、周时期,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制度。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
  最早的姓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sì)。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又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曹、斟、芊等八姓。这些是远古有代表性的一些姓。夏、商时期,贵族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姒姓中有苏、顾、温、董、豢(huàn)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shǐ )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
  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姓、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
  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zuò)之土而命之氏”。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2.以邑名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3.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
  4.以职业名为氏。如巫氏、卜氏、匠氏、陶氏,巫、卜、匠、陶皆为职业名称。
  5.以住地之名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
  6.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7.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春秋以前,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因此百代不变;氏为贵族得自与自己血缘关系较亲近的先人,则数代即发生变化。
  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如本属于姒姓的齐国田氏,至战国时已以田为姓。以往贵族才有姓,平民仅有名,战国以后,平民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现代人只有姓、名而没有氏,这是现代文明,提倡平等,人权。在古代人们也是问“您贵姓”而不问:“您贵氏”。看来中国人这种“文明”已久。
  然而,我们要是把“姓名”只作为人的个体的区分是个符号那就值得商榷了。
  首先姓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文明的进化。从生物学看他还明刻着血缘和遗传,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同姓不通婚,这是对生命现象的伟大认知。
  我们现在通行继承父姓。为什么继承父姓好呢?这是因为,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男性携带有YX染色体而女性有XX染色体,因此女性缺少Y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是否可以继承父姓或继承母姓呢?如果不,是否是对妇女的不尊重、不平等呢?如果这样相近血缘通婚的概率就会增大,不利于繁衍,也不利于遗传基因的识别。如果是继承父姓加母姓呢?那一代一代你的姓就会很长你自己也记不住了,就像马来西亚人,写一个全姓要几页纸。
  至于名也不是仅仅区分个体,它是长辈的愿望,周围人直观对他的解读,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一生。
研究“姓氏”的起源是追溯文字和文化的源头。前几天去海南候岛,岛上有18个猴群,每只猴子都能分辨自己是那个群的,谁是猴王,哪个是雌猴,哪个是雄猴。这可以看作它们有潜在的姓氏。
  原始人也是如此,没有文字时他们就有标识—群落标识。记载这个标识就是姓氏的起源。
  原始人需要记载他们必须的重要的事,这是文字的起源。
  什么是他们的必须的重要的事呢?生存。他们首先要记载和生存息息相关的东西,如部族,首领,男,女,长,幼,耕作等。
  从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看,甲骨文的出现是母系农耕时代。

  这个字被解释成“女”,是经常跪坐的人,母系农耕时代经常跪坐的人是女人,他们不耕做。她们是跪坐不是跪着,现在的日本、韩国人还喜欢这种坐姿。

 
 
当前位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5-2020 曲阜市周公文化研究会   ICP备案号:鲁ICP备16042102号-1